本文转自:襄阳日报实时股票配资平台
刘湘丽
初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时,通过日常观察与交流得知,不少孩子成长于特殊的家庭环境:有的是留守儿童,父母常年在外务工,日常起居多由祖辈照料;有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,在单亲陪伴中长大;有的孩子家中兄弟姐妹较多,分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。
第一天走进教室,眼前的场景让我有些始料未及。这个班级由此前两个班级合并而成,学生情况各不相同,既有性格鲜明、活力十足的孩子,又有需要特殊关照的残疾学生。
在班里的学生中,小牛(化名)格外牵动我的目光。他聪明灵动,脑袋里总有奇思妙想,爱看书、打篮球,对昆虫研究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。作为留守儿童,小牛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老人虽疼爱却难以细致管教,久而久之,小牛养成了散漫随性、缺乏规则意识的习性。初见小牛时,他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透着稚气的脸蛋让我满心欢喜。可第一节课下来,这份喜爱便掺杂了不少无奈:40分钟的课堂上,他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,手脚和嘴巴一刻不停歇,课桌上堆满了杂物,地面也散落着纸屑,他的动静不时引得周围同学分心。
起初,为纠正小牛的散漫行为,我试过点名批评、罚抄班规,可他总是满不在乎,下课就跑到校园里找昆虫,几个星期下来收效甚微。在一次与小牛爷爷奶奶的沟通中,我得知他还有个妹妹叫小满(化名)。于是,我换了种方式和小牛聊天:“听说你有个妹妹,在妹妹眼里,哥哥又厉害又优秀。要是妹妹知道你在学校没做好,说不定会失望,你得给妹妹做个好榜样。”小牛认真地说:“那我以后要做好一些事情。”这次谈话后,小牛有了明显进步:桌面会适时整理,课堂中积极参与,作业完成更认真了。那份藏在调皮背后的成长渴望,终于在温暖的引导中渐渐显露。
教育,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与疑惑的解答,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。只有从内心出发,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,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点亮微光。
(作者单位:襄阳市荆州街小学) 实时股票配资平台
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