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福建卫生报股票配资公司倍杠杆
课程入课表 教学有绩效 参与加学分
解码中国计生协“生命之舞”项目的邵武实践
本报记者 陈敏
青春先锋为学生们介绍中国计生协“青春健康·生命之舞”项目
学生们围聚在一起描画人体轮廓、讨论并填写青春期变化
学生们通过“权利行走”角色扮演,体验不同人生境遇,学会换位思考并更负责任地对待性与人生选择
“当女生想用安全套而男生拒绝时,可能面临哪些后果?”在闽北高级技工学校的课堂上,学生们正通过角色扮演探讨性行为中的责任与风险。过去,性话题被视为禁忌。
“我们通过构建‘课程-师资-学生’协同体系,同步破解校园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碎片化、师资动力不足、学生参与度低三大难题。”邵武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邹夏兰表示。如今,系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已成为该校常态化必修课程。
这是邵武市计生协联合该校创新实施中国计生协“青春健康·生命之舞”项目的创新实践。该项目由联合国人口基金、荷兰生命之舞总部与中国计生协共同发起,2024年11月在邵武落地,旨在为10~18岁青少年提供系统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。
课程固定:从边缘到必修
在闽北高级技工学校的课程表上,有一个特别的课程——《生命之旅》,它被精心安排在每周二至周四下午第3、4节课。不仅和很多文化课一样,有固定的课时,更配备了“双师”指导。
这样的课程设计并非偶然。“中国计生协‘青春健康·生命之舞’项目《生命之旅》课程很有意义。它不仅包含了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知识,还有人际交往、自我认知、人格品德、梦想目标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。”闽北高级技工学校校长陈闽衡解释道,这些内容能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、处理生活风险,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。“把这门课纳入学校教学体系,既是为了让教学更有系统性,也是让师生真正重视这门关乎身心成长的必修课。”
这个课程的特别之处,不仅在于课程设置上,还在于它的教学模式。与很多传统课程不同,不是老师在台上讲,学生在下面听,而是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、玩角色扮演、进行头脑风暴、围坐分享讨论,让学生们体验、学习、思考,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,了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、习得人生技能。
师资赋能:双重激励显成效
过去,很多老师不愿意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,觉得内容敏感,课时补贴又低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邵武市计生协和学校一起推出了“双重激励”机制。
首先,把青春健康先锋老师(授课老师)的课时纳入绩效考核,和评优评先直接挂钩。其次,大幅提高课酬标准,每节课给两位老师160元的专项补贴。
同时,为确保教学质量,项目组还加强了师资培训。选送优秀教师参加中国计生协的“青春健康·生命之舞”培训,学习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互动教学技巧。受训教师返岗后发挥“种子”作用,通过“传帮带”机制,采用跟岗实践、教学研讨、现场观摩等方式,带动其余青春先锋教师共同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。
德育加分,让敏感课堂“活”起来
在解决“谁来教”的问题后,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成为项目落地的关键突破点。校方为此创新建立“德育加分”激励机制:参与课程的学生每节课可获得5~15分基础德育分,表现优异者还可获得额外加分。这些加分将直接纳入学生德育评价体系,与评优评先、入团及奖学金评定等重要考核项目挂钩。
“如今,学生们为了争取德育加分,课堂表现明显转变:以前上课睡觉的学生现在也积极思考、踊跃发言,讨论氛围热烈,课堂氛围焕然一新。”该校团委负责人、青春先锋教师黄亚成表示,这种良性互动显著提升了教学实效,实现了学生从被动“要我学”到主动“我要学”的转变。
这种转变在具体学生身上得到印证。“在接触《生命之旅》课程前,我对月经等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。”闽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黄思媛坦言,“系统的课堂讨论和专业讲解,不仅帮我建立了科学认知,更掌握了应对方法和自我保护技能”。
目前,该校已顺利开展4期《生命之旅》课程培训。追踪问卷显示,项目课程显著提升了该校学生的自我认知、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储备和安全行为能力,并促使其将所学转化为日常的自我保护实践。“这些可喜的变化充分证明股票配资公司倍杠杆,《生命之旅》课程带来的积极改变,也印证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价值。”邹夏兰表示,未来,邵武市计生协将推动这一模式在更多学校落地,让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“必修课”,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,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